投奔怒海又名Boat People
日本摄影记者芥川(林子祥)三年后重返刚刚解放的越南采访,遍地的生机令他心生欢喜,但当他无意间走进城市的另一隅结识当地女孩琴娘(马斯晨)后,方知之前所见不过是越共政府特意为他这样的外国记者安排的****的假像。 在琴娘并非刻意的“导游”下,越南平民百姓正处于水深火热中的悲惨生活逐渐被芥川尽收眼底。琴娘一家人、战后唯一留下来的某酒吧的老板娘(缪骞人)及她的正想方设法逃离越南的**祖明(***)等人的被越共任意践踏的自尊强烈地触动着芥川敏感善良的心,尽管他并无彻底改变他们命运的能力,却仍是尽力给予帮助。
发布于1982年。由许鞍华执导,并且由编剧邱刚健携幕后团队创作。集众多位林子祥、缪骞人、马斯晨、刘德华、奇梦石、郝嘉陵等著名实力派明星加盟。并于1982-10-13公映的电影。
第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电影。
第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
第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
许鞍华因本片登上导演事业的最高峰,本片也成为香港新浪潮的经典力作。本片突破了通常香港电影的格局套路,浸润着浓重的家国情怀,政治隐喻明显,写实意味突出,气氛阴郁苍凉,虽是描划异乡的政治民生,却能够令本土观者感同身受,其抽丝剥茧式的冷静手法和充满**的大场面都可圈可点。
影片以纪实的手法将镜头视角对准一个严肃的主题,对越南战后新经济区的惨状给予了写实性描述,以新闻记者的**和新闻报道的态度,对整个大环境的萧条败落致以无情的怀疑与批判。
光怪陆离的南洋**政权,死在红旗下的焦灼恐惧,电影本身也带着非左即右的意识形态。我觉得许鞍华本质上是靠左的,但正因为如此才对中国的**特别失望。海报惊艳了...
这样一部电影,竟然可以在大陆取景拍摄,当局除了当时和越南敌对战事不断之外,竟然没有发现对自身露骨的影射,也算是笨的可以了。即便过了几十年再看,也丝毫不觉得过时,讲的是越南的故事,却完全可以套在我们的头上,犀利、深刻、尖锐,毫不矫饰。
我记得你的八十年代情怀,你的新浪潮喜好,你钟意参悟的人生,你爱轻巧提起的沉重话题。我猜你肯定会喜欢许鞍华,可惜我们都没有共坐看过哪一部。
很难想象一位不过35岁的女导演在面对政治上的风吹草动所表现出来的魄力与勇气,世人皆心知肚明她所说的不仅仅是越南难民。前半段尚中规中矩,随着嗜血政府暴力的缓缓展开以及祖明一线的单立,剧情开始有了震慑人心的力量。***最早触电之一,第一镜就是大场面长镜头,海报真是惊艳。
祖明与琴娘一失败、一成功的「投奔怒海」,从明暗两处、写实写意着力刻画自由到来的艰难险阻,充满酣畅的生命力,既是片中人物们的果敢舍离,也是创作者勇气的象征。80年代的香港,在已知回归的前提下,人心已浮动,逃离的主题一直持续到97前夕,许鞍华在彼时复杂的情形下,竟然在***拍了这么一部涌动着万千隐喻气象的影片,也算是**的造化,想想这般幸运的“擦边球”,今日已不复重来。“如果你见到他,叫他别忘了纽奥尔良市的酒吧,我要一直**七十岁。”怀揣着这样的微茫希望,她才能在孤独的煎熬中守望到天明。“越南人民的**成功了,自己的**失败了。”这是一个在乱世中依旧清醒着的人。当时这些创作者们不无天真的理想主义,以及在复杂多变的社会格局下,尚存“任性”发挥的自由语境,如今回望,真的令人唏嘘。
珠影、海南兴隆农场、湛江市,一起在才开放那些年为许鞍华的这部****电影贡献了一个“越南背景”。或许战乱才结束的地方都具备那种“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苦*气质吧,于是我在阮琴娘一家分明看到了《大地在波动》;起初对*港文化局干部的描述尚属客观,但意识形态潜伏在后面,形成有些不适的转折
香港新浪潮的代表人物,拍出来的东西果真很震。不知道里面现实的成分有多少,但是从咱们中国历史的角度来说可信度还是很高的。故事讲得不错,人物情感的递进很有层次和力度。镜头拉伸和光影布置都很到位,跟心情跟环境配合得真好。**,那个时候的人是真的一窝蜂的拧在一起用心做着电影...
生在地雷区,死在红旗下;投奔怒海船,焚身越南港
首先这部电影多少有些政治影射的意味。但强烈的人文关怀却包含在历史纵深之中。作为许鞍华前期作品,没有刻意地显露自己的锋芒,而是深切的关注于现实。从来没有想过林子祥也可以这么“朝伟”,也从没想过香港还有这么一部作品。
了不起,二十多年前许鞍华已经俨然一代宗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