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方的声音原名:Distant Voices, Still Lives,又名声邈物静、声渺物静、远籁长生、静照生活、远距离声音
特伦斯·戴维斯典雅的艺术杰作,一部能体现出鲜明的英国风格的影片。剧情围绕在二战结束后不久,一个利物浦的工人阶级家庭的一桩婚事展开,并由一位有时而显得残酷的父亲穿插于**情节中。这部电影的魅力由那些具有深刻艺术性的镜头构成,并结合了导演本身和演员对角色的把握,特别是精彩地演绎了父亲这一角色的皮特·波斯尔思韦特。
发布于1988年。由特伦斯·戴维斯执导,并且由编剧特伦斯·戴维斯携幕后团队创作。集众多位Lorraine Ashbourne、吉恩·波特、Carl Chase等著名实力派明星加盟。并于1988-05-13(戛纳电影节)公映的电影。
7/10。戴维斯用低饱和的色调营造出曲终人散的哀戚感,开篇镜头驻留在屋子的前门,伴随天气预报、雨声和雷声,母亲开门去收集台阶上的**,此后镜头走进屋里,凝视空荡荡的楼梯,母亲叫孩子们起床,脚步声四处回荡,镜头却空无一人,幽灵般的声音填满了回忆的物质空间。镜头往返于排列式连接的屋舍前,物是人非,一家人穿戴精致合影的画面中,离世缺席的父亲的照片挂到了墙上,接着梅奇回忆父亲的残酷,她清理地窖换取去舞会的钱,遭遇家暴,托尼则想起为向父亲**而**,父亲躺在医院病床上,镜头切到艾琳的婚礼,她哭着要爸爸,片中多次特写父亲的照片,这表明孩子们难以从对父亲的复杂情感中解脱。每逢节日聚会或婴儿洗礼,人们都会在酒吧合唱,表达对家庭婚恋的五味杂陈,结尾为托尼举行的喜宴解散后,黑暗处一家人挨着走回头,迈向生活的新台阶。
特伦斯·戴维斯**作&代表作。1.前半部极佳,以婚礼与此前父亲的去世(父权的阴影与消逝)为核心建构了回忆空间,流转跳跃的时**盈溢着恩典与神意,婚礼、丧礼与圣诞夜的歌曲极富感染力。2.后半部基本转为顺时线性叙事,以片段的方式展现三位子女之后的成家过程,遗憾的是歌曲太多,且并无充分唱歌动机,与前半部相比,割裂与不协调感明显。3.多用横移或横摇镜头,以对房屋局部与家庭物件的深情注视(如楼梯、窗户、壁炉与地上的玩具等)转场过渡。4.除闪回外,多以画外音(声画分离)中过去的对话来重构回忆空间,充分发挥了声音的作用。5.歌曲如何参与叙事和渲染情绪,歌词如何辅助与补充情节,本片是一大范例,只是稍有过头。(8.5/10)
D+/ 声音如何在一部电影里死亡。假如说一开始声音还作为与画面分立的力量扰动着牵引着叙事,最后声音几乎完全被碎片化的情节拼贴所规训,成为强硬推动但实则附着于画面的卑微力量,太虚张声势了。
重看。断裂的画面就像是记忆宇宙深处投射而来的**,明明灭灭,跳跃在窗棂门楣,眼角唇间,扫过泛黄的相片,积灰的纸页,时而聚拢时而分离,最终乘着时间之河的波浪遁入空无,散失如朝露。与我们一起生活的人是永远无法读懂的秘密,那么近又那么远,令人不知所措却无法触碰,彼此刺伤又互相需要。所以即使痛苦,我们也可以忍耐和歌唱,然后不顾一切地去爱他们。正如Norman Maclean所写“We can love completely, without completely understanding.”
画面不对称会死、人物不居中会死、镜头不平移会死、每隔5分钟不唱首歌会死、每隔6分钟不转换时空会死...这导演太多“毛病”了,于是就形成了自己的影像风格。厉害!回忆时是恨,缺席时满是怀念。
今天看了戴维斯最早的几部短片和这第一部长片,才发现他拍了几十年其实拍的都是一件事:对暴力的父亲的恨(和悔),对温柔母亲的爱和不舍,对性向的迷惘,对旧时的不断回溯。拍**作就能“想到哪就来一段”,感觉太好了
看了十来分钟觉得眼熟,一搜果然是Terence Davies的第一部长片。依然是从沉思的静态入画、过曝淡出、纯人声歌谣、唱诗、平移镜头的转场串连起来的叙事风格,不变的回忆录,风格浓重的情绪碎片呈现,却准确捕捉了飘忽的潜意识里那些未讲出的伤痛和欢乐。作为**长片讲足够老成了,只是进步空间也显见。
形式大于内容,不过震撼人心的东西还是在。每一帧画面都很美,光影做得特别好。
几乎想打五星的片子。特伦斯戴维斯第一次拍长片就如此出手不凡,叙事NB到一定境界了(《长日将尽》就差了),能在“时间”这个题目上拍到如此高度真是少见。后半段“still life”控制力稍弱。色调讲究,声画关系特别有想法。场面调度上不给定场镜头,偏于舞台化调度。音乐虽好但是太多……
8.9;为了把破碎的情感拼装成完好无损的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