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恩格林原名:Lohengrin,又名瓦格纳-歌剧《罗恩格林》拜罗伊特节日剧院演出
德国大导演赫尔措格的首个歌剧制作是在博洛尼亚上演的布索尼歌剧《浮士德博士》,该制作的成功,吸引了拜罗伊特歌剧节指导沃尔夫冈·瓦格纳的关注,1990年,赫尔措格受邀制作该年度歌剧节的《罗恩格林》,大胆使用激光发射器、投影手段,营造天鹅和圣杯**的幻境。该制作首演后,虽然获得**认可,但德国评论家认为过于华美的场景失去了该剧特有的神秘光环。该制作后由资深电视导播Brain Large录制,于1991年在**作电视播出。
发布于1991年。由布莱恩·拉奇、沃纳·赫尔佐格执导,并且由编剧理查德·瓦格纳携幕后团队创作。集众多位Paul Frey、Cheryl Studer、Ekkehard Wlaschiha、Gabriele Schnaut、Manfred Schenk、Peter Schneider等著名实力派明星加盟。并于1991公映的电影。
事实上,这部瓦格纳歌剧与赫尔佐格的艺术世界观非常契合,因为它同样以最美的方式反映了神的世界和尘世苦海之间的紧张关系,尤其是通过圣杯**罗恩格林这一角色——作为布拉班特公爵夫人的保护者,他可以说遭遇惨败。赫尔佐格并不是心理化和调度演员方面的大师,但他该版本具有一种内在张力:连续运用的深刻画**有雕塑般的静态,例如合唱演员在首尾两幕中鲜有走位,大多数时候构成了装饰背景。他融入了一种清晰而简单的象征表达,中世纪风格的奇幻*饰也与浪漫化的舞台布景相得益彰。结尾也是他对原剧情节的唯一改动之处——埃尔莎和奥图尔德面对彼此,但我们并不知道两个此时守寡的**究竟会和解还是重生纠葛。评论界一开始对作品编排上具有的一种浓雾笼罩的剧场浪漫主义、幼稚的弗里德里希式画面和雕塑般的人物导演方式表示谴责。
忽然发现歌剧跟京剧有个相似点:好人坏人通过*装/脸谱直接告诉观众,让剧情冲突和演员表演成为吸引观众最重要的环节。赫尔佐格将镭射这些现代化技术融入舞美,和谐不突兀,可以的。人性固有的一些缺点让人不值得被神拯救——贪婪、愚昧、欺诈、盲从、挑拨离间、不讲信用、好了伤疤忘了疼……但神还是会出手相救,因为这是神性,分门别类区别对待就不是神。但是,神,打的了坏人,敌不过蠢人,吼吼。是人,你就克己,是神,你就无怨。
舞美真好。瓦剧舞美的灵魂之一就是拿捏中世纪风格啊
90/100,近4小时的乐剧让人如坐针毡,对瓦格纳的音乐又爱又恨。《罗恩格林》从德意志民间神话出发,主调拖沓、**流动的唱段反而弱化了德语**音节的攻击性。瓦格纳找到了让自己民族的语言与调性连贯的完美结合。主旋律的延长和召回使全剧像一曲特别长的宣叙调,从爱,到化羽、救赎,讽刺的是,这种反诗性的手法反而强化了音乐暗含的文学意境。
1990年拜罗伊特音乐节//太震撼了 精彩**的舞美
一言不合就变🦢,算是明白天鹅王子为啥看了天鹅**要修新天鹅堡了,俾斯麦打过来又怎样,大家坐下来一起瓦格纳啊……至于希姆莱是不是看了这部**自己是**一世转世就不得而知了……
Definitely not ** thing. Gave it a try just bcuz Herzog directed it. 先查了wiki了解剧情,边看边笑 | 第一幕中段的激光投影有参考多雷的画吗?既视感很足 | 感谢FluorineMa的中字
Ortrud太棒了!Act II里那一通*作堪称应用博弈论的典范。每回看歌剧都忍不住被这种**阴郁又暴躁的女性角色所吸引,大概是因为她们总能拥有最美妙动听的唱段?
补记 第一次现场观看歌剧 中国大剧院 那时候对瓦格纳还一无所知
虽然在制作上颇有拉斐尔前派的味道,符合十世纪的**设定,但镭射投影却带来一种科幻片色彩。制作中对弗雷德里希画作元素的引用,开阔空间的设定相当成功。Schnaut演唱的Ortrud,从扮相、演唱、表演极为突出,但Lohengrin却显得呆板,唱功也力不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