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影像又名Images on Fire
本片是一部全景式展现1931至1945年中华民族经历的**战争艰苦岁月的文献纪录片。 全片没有任何现在时态的搬演和采访,所有画面均来自历史现场。这里的每一秒、每一秒中的24帧都是真实记录。您将看到,为了捍卫国家**和**完整,洗刷民族耻辱,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全体中 华儿女冒着敌人的炮火共赴国难,父老乡亲深明大义,前线将士视死如归……其中既有惊心动魄的大型会战,也有鲜为人知的**厮杀;既有令人不忍目睹的****,也有令人振奋的胜利纪念。 从2014年开始,中国电影资料馆对馆藏的500余部**战争时期拍摄的纪录电影进行了数字化扫描和整理考据,最终从284部影片中精剪了133000余帧画面,修复并制作完成了时长95分钟的影片。这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幅燃烧着正义之火的历史画卷。
发布于2015年。由黎涛执导,并且由编剧李镇携幕后团队创作。并于2015-09-18(中国大陆)公映的电影。
为我在电影院看见的老兵!他连着喊了三遍爱国
就是个政**献片,复习高中历史教科书并重点强调***的作用,影像剪得七零八落还不乏张冠李戴的,完全没有立足资料做片子的意识,中国电影资料馆这个作业跟BFI, INA什么的差距太大
台儿庄的娃娃、冲进炮火的少女、修筑滇缅公路的男孩、降落日本的纸弹,以及历史人物再现,你会好奇他们发生了什么,影像的生动远胜过文字图像。映后编剧说,资料的珍贵在于枪林弹雨中的冒死拍摄。比起电影更像是历史资料片,黑白影像加上90后的配音,可以想见即将成为中小学近期的爱国主义教学任务了。
四星是给馆里的第一部剪辑片一个赞赏,终于没有让那些胶片放在库房里烂掉。但至于剪辑制作的思路还需要极大的调整,要想通过剪辑一堆记录影像而在艺术上真的有所造诣,必不能按照一般科教片的路子,更不能文字先行。客观评价,这部电影名字比内容棒,片子并未能真正挖掘影像本身直击人心的力量。
军事上肯定了****,战略上突出了***“中流砥柱”。 意识形态可以再淡一些 资料馆20150901 点映
2.7,唯一值得说的就是修复原始影像的大银幕放映,其他的致命**不可原谅。。格调太**主旋律了。剪辑拼凑,配乐水,配音画风不对,先不说这种影像和电影纪录片差太远,说不好听甚至就是一集普普通通的电视文献片。。资料馆这样口口声声说是自己的第一部龙标电影真是太毁名声了啊。有没有人看睡着的?
表达形式太单一,解说词填得太满,不绝于耳的配乐更是烦躁。其实很多地方只需稍做停顿,静静地凝视影像就足够震撼了。解说词和画面关系似乎不大,国破家亡都是那样的景象,怎么区分什么是什么,哪是哪儿。就需要解说词**画面,多关注画面中的个体,而不是自顾自说一堆大东西
有许多珍贵的画面,然而主旋律的解说,偏向宏大叙事的选材,使之失却了历史的深度和思辨性,可惜。
这片最好的两个点,一个是题目,一个是没头没尾的左翼电影那段。其他也就是初中历史课本**化的水平吧,这片还用foley简直⋯⋯配乐负分。政治宣传也就罢了,关键解说词逻辑还不自洽⋯⋯唯有*****那段还能让人感到来自身体的愤怒。修复工作很值得赞美,但是剪辑时候能尊重一下画幅吗?
看到片头“纪念反***七十周年”我已经有了不详的预感,果然……影像确实非常珍贵,但是解说是从我的高中历史课本上照搬下来的吧。逻辑混乱,乱喊口号,刻意模糊国民党存在,映后主创还反复提历史观啊致敬啊,自己不尴尬么。推荐电影院放映的时候不要开音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