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团
由**视*出品的中国首部女团生存实录——《女团》正式上线,纪录片以观察者张绍刚的视角,以及偶像团体出身的知名艺人黄子韬与Ella陈嘉桦的现身说法,从多个维度向观众揭秘中国女团野蛮生长的行业现状,记录怀揣偶像梦想的少女们在舞台背后真实的生存境遇。纪录片的 Logo由“女”、“团”两个字交叠组成,“女”字虽然为粉**,但是充满了爆发力与挣扎,即使被牢牢困住,也要努力突破束缚、突破自我,体现了少女们为了梦想不断拼搏,逆风前行的态度。
发布于2018年。由王昊中、刘柳执导,集众多位黄子韬、陈嘉桦、张绍刚、张楚寒、郭颖等著名实力派明星加盟。并于2018-04-12(中国大陆)公映的电视剧。
感觉那时候,拍的人和做的人都不太懂,现在懂点儿了,发现土壤没了,时间过了,人散了,从头就是个**大泡泡。陈怡凡在**里拾起团友的演出*擦灰那一下看伤心了,粉丝大哥贡献了最高光的台词:“她告诉我,以后她就是我的家人。”能留下来的话,她们是把女团当成事业,当成家来经营的,可事实是,在除了真粉之外所有人,包括父母投资人和片子导演的眼里,这就是个成功机率不大的生意。她们在拼命呼吸,而他们在制造意义,多悲凉。
本片是对女团在中国发展现状的简单介绍。相较于韩系女团更类似于传统艺人的练习生培训模式,养成系的日系女团其实将演艺人员的从业门槛拉低了一大截,使普通**能接触到聚光灯下受万千宠爱的感觉。但台上的光鲜亮丽毕竟是极少数,女团作为一个源自国外的小众文化,在中国还是一个缺乏群众基础和社会认可的不成熟产业。在巨大的变现压力下,大部分从业者只是资本压榨的对象,挣扎过后只留下一地鸡毛的梦想。粉丝和偶像的共生关系,粉丝经济的社会效益,家庭与职业生涯的矛盾,都是可以展开的点,但都浅尝辄止,毕竟这只是一部综艺的预热片。而一部现象级综艺对女团的商业模式所造成的冲击与影响,那就是另一个话题了。
地上地下、养成系和训练生制度、运营模式、派别;中外市场现状;经营者、从业者、消费者、内外围视角...覆盖得算是很全面了,请张绍刚来做第一身观察和体验者也是非常合适非常好的选择。
养成系,甚至跑到了日本进行实地考察和对比,且说中国女团2016既是元年也是卒年,大部分开始的都是养成系,因为变现更快。不过这样对比也狭隘,因为日本都是从很小开始进akb训练的,中国不能这么小开始训练,而女团的活跃年龄又很有限。训练生制度的,只稍微提了一嘴,没有去跟韩国进行对比,可能是因为有限韩令的原因吧。整体节目是为《创造101》做铺垫。第一期张楚寒的父亲达到了这三集节目的最高峰,也是唯一一个节目高峰。
那个不同意自己女儿出道的爸爸说得对,中国根本就没有一个成熟的团队和市场,所以现在乐华七子、火箭女孩什么的即使出来之后也是**在被爆抄袭,能红多久?中国就是人傻钱多速来,粉丝也一样。作为纪录片来说,这拍的是个啥,乱七八糟。
有点**蛇尾的感觉 浪费了这个题材
对于追随过AKB48,迷恋宅舞和初音的我来说,中国女团始终让我无法有认同感是因为真的不够元气不够纯粹,加油吧…
看了还有蛮多感触的,普通**是一样,会迷茫会不知所措会不知前路,人生究竟何去何从呢?另外真的很讨厌张绍刚的迷之优越感了。
节目很真实,也很客观,但是我还是不能理解这种粉丝文化,真的很可怕,像**一样。她们的粉丝看似是在追求自己的梦想,而其实这种梦想恰恰是最贵但又抓不到的东西,爱豆和他们的老板只在乎粉丝裤兜里的钱而已。
25岁之前可以肆无忌惮,30岁之前不用外界说什么自己都会有压力,所以这些女孩子也就蹦跶到25岁,毕竟是吃青春饭,市场不需要大龄女团,最怕这些女孩子在梦想破灭的时候回头看,自己颜值也不算太高,没自信,没有拿得出手的技能,年纪不大不小,不上不下,她们会后悔当初的选择,比现在更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