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经又名The Classic for Girls、Women's Destinies
摄影:董克毅,王士珍,严秉衡,周诗穆,陈晨 胡瑛在家举办一个宴会,邀请许多以前的女同学来参加。宴会上,每个人讲述着自己的故事。宣淑被无情的丈夫抛弃。严素认为宣淑太软弱缺乏手段,向众人讲述自己怎样制*丈夫。校长向大家讲了来了一会就回去的高华的虚伪, 她边鼓吹“妇女运动”边过着奢侈糜烂的生活。朱雯因为拒绝股东少爷的侮辱而失去工作。徐玲丈夫的来信, 信中告诉大家徐玲已经去世。老校长又讲了徐玲因**导致悲惨结局的经过。夏云是个电台的播音员,丈夫因患肺病而死,孩子也不见了……夏云受不了打击,精神崩溃了。胡瑛向众人讲了已走的交际花徐莉和别人争风吃醋的事之后,胡瑛自己讲述了在北伐时期救了一个**者的过程。
发布于1934年。由张石川、李萍倩执导,并且由编剧夏衍、郑正秋携幕后团队创作。集众多位胡蝶、高占非、宣景琳、郑小秋、王献斋、高倩苹、徐莘愿、徐琴芳等著名实力派明星加盟。并于1934-10-09(中国大陆)公映的电影。
影片在情节的结构、场景的衔接、人物形象的刻画等各个方面,都颇具特色。剧本由每个编剧各写一个故事。各部分片断的不同内容,也由不伺导演运用不同手法处理,有悲剧色彩,也有喜剧效果,有严格的生活化描绘,也有大胆的艺术夸张,这些都统一于表现影片的总主题,同时又呈现出丰富多彩的色调和风格。
明星影片公司推出的将近160分钟“全体**有声对白歌唱巨片”,是一部由8个相对**但又有一条线索贯穿的集锦式影片。无论是多位导演的集体创作,导演集体中的新老搭配,还是新老搭配的豪华的演员阵容,现如今的集锦片(如《我和我的xx》《金刚川》等)都可以追溯到当年的《女儿经》《联华交响曲》。万式兄弟做的厂标动画实在太好了。配乐讲究,中西合璧,每个故事开始都以一段京剧音乐作为过门,主角踩着鼓点应声登场亮相。文武戏兼备,人物从小职员女赌徒这样的市民形象到交际花、阔太太这样的上层人物都有。叙事上8个小故事中的人物借助胡蝶扮演的胡瑛主持的同学聚会逐一露面展开,线索清晰,却又不显得单调,因为使用了自叙、旁白、闪回等手法,节奏从容不迫,每个故事的处理根据其内容把握节奏,快慢适宜。有不少故事涉及女性意识觉醒。
两个半小时的全明星,一次性从老到少认清了明星公司的人。一个个典型故事都是很苦的,拼盘化成十年聚会也很妙。立场还是整体偏小资的,左翼色彩最后一个故事才有些体现。
原来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就有这样的集大牌编导演于一片的“拼盘式”大电影存在。那时候的都市女士们,从穿戴到家居用品,时尚程度绝不亚于现在……
22.07.06 百子湾 4.5 想不到在2022年的今天依然很有必要来看这部1934年的女性电影,即使创作班底多为男性。他们试图站在女性的角度去体会女性的遭遇,从家庭到社会,仿佛只要身为**就注定伴随着流言蜚语,并通过戏剧化手段去放大个中冲突,探究造成苦难的根本缘由。但其中关于“真女权”还是“伪女权”的辨伪不免有些恶意揣测—所做的一切努力是真的如旁人所说,还是被添油加醋,这又有谁知道呢。 估计第一个故事应该是由张石川导演,宣景琳顶着那张过分清苦的脸庞去演一个怨妇说*力十足;职场新女性的故事着力突出了男性对于参与社会工作的女性的“围剿”,看的人好生气愤;最后一个故事稍显刻意,但这是否又带有一点对于“养尊处优”的女性参与“**”的讽刺意味呢 真是不知道“**文学”为什么依旧在当**行了…
出乎意料地好,没想到34年就有有声片了,我们做影迷的太遗憾了,无法听到阮玲玉的声音!以毕业十年同学聚会为契机,讲述女性个体遭遇,胡蝶的角色起到了主持人的作用,除了徐莉和胡蝶最后两个故事有点儿扯,但徐莉那个mafia枪战那段,太有好莱坞的味儿了,胡蝶那个我堂堂正正交男朋友怎么了的逻辑非常自恰,我竟无力反驳。其他**女性的经历都挤走代表性和普遍性。安分守己兢兢业业做家庭妇女,被丈夫瞧不起,被娘家人奚落,被婆婆diss。另一个成功的家庭妇女要跟老公斗智斗勇,才保全自己的地位。人前一套背后一套的女权主义呼吁者。养家单身职业女性职场被霸凌与***。已婚职业女性老公有病自戕,女儿丢失,老板只关心你能不能完成工作。还有误入**,倾家荡产的。最后也没有解决办法,主创只是呼吁女性自己靠自己,多么苍白无力啊!
生意场、交际场、娱乐场、家庭场,虽然说女性在**已经得到了很大解放,但是仍旧依托于男人的世界,每个场都离不开男人的支撑。女儿经何尝不是展现社会中女性地位依附的群像。**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如今,女性的解放已经到来了,而且是彻底的解放。若是片中的胡蝶、宣景琳、夏佩珍、严月娴等人看到如今的景象,想必会乐得发狂。那时候,做个售货店员对于**来说都是贼有面的事情。至于电影明星,虽然出入于交际场,众人簇拥,但也不过是男人手中的玩物而已。**的自立只能融入到****的洪流当中,争取彻底的解放。夏衍在《脂粉市场》等片中,一再强调这种理论。
同时看了希胖同一年拍的擒凶记,确实本片幼稚很多。好在题材,对妇女命运的关切,作者们愿意去表现这一点就很不错。从妇女依赖男性角度写她们的悲剧,苦的为多。中国人看戏就喜欢悲欢离合,本片不外如是。有苦情戏,有喜剧闹剧,算是风格多样。女演员都漂亮。
集锦片,九位导演,五十**演员;编剧委员会的介入,故事极左;开头的动画万氏兄弟,整体像一个茶话会穿插叙事段落;提倡男女平等,八个故事八个不同的女性的自我命运选择,**最佳;部分段落没有自然和人工音响,技术尚未达标。
十年重聚唠嗑同学会,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表现手法在当时应该是走在**电影界的潮流中的,蒙太奇手法用得相当娴熟,且恰到好处。主题是女性在新旧**过渡中遭遇的种种困境,并讽刺了虚伪的“妇女运动”,对女性社会及家庭身份的认识,近百年后再来看,并不陈旧。就是演员戏剧感的夸张表演太雷人了,尤其那南腔北调的国语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