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易斯·布尔乔亚:蜘蛛、情妇与橘子原名:Louise Bourgeois: The Spider, the Mistress and the Tangerine,
**斯.布尔乔亚〔Louise Bourgeois〕 Louise Bourgeois(1911- )富有影响力的雕塑家、画家,批评家与作家.是至今健在的享有世界声誉的女性艺术家之一,她的名望随着岁月的流逝还在增长。很少有人直到90岁时还能保持如此旺盛的创造力,她自已写了这样一句话: “人越老越聪明”.她的存在本身就演绎了一段生命的奇迹。 Louise Bourgeois生于巴黎,25岁时才学习艺术。 1938年与美国艺术史学家Robert Goldwater, (1907-73)结婚,并移居纽约,她早期的作品都是绘画或平面雕刻,以接近于超现实主义的方式进行创作,40年代后又开始尝试雕塑。起初搞彩色木雕,后来其雕塑的用材越来越广,包括青铜、大理石、乳胶等。她的作品看起来虽然抽象,但很容易让观者产生联想:想到人的躯体和性。其作品总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关...
发布于2008年。由马里昂·卡乔里、Amei Wallach执导,集众多位路易丝·布儒瓦、Pandora Tabatabai Asbaghi、Jean-Louis Bourgeois、Jerry Gorovoy、Charlotta Kotik、Frances Morris、Robert Storr、Amei Wallach、Deborah Wye等著名实力派明星加盟。并于2008-06-25(美国)公映的电影。
你可以看到一个艺术家的挣扎和伟大、还有她的懦弱和骄傲。
因为喜欢Louise Bourgeois,所以把蜘蛛纹在身上…
蜘蛛确实是震撼的,是用最坚硬表现最柔软,也是用最小范围的着力点提供最大范围的支撑和庇佑。是关于母亲的隐喻,也是关于所有女性的隐喻。好遗憾去年错过了**斯布尔乔亚的展览。
如果是再早几年看这个影片,我大概会疯狂喜欢她。但现在看感觉不强烈了。她其实始终都是那个夜晚哭泣的小孩子啊。晚年回忆起儿时与父亲的一件小事,她依然哭泣哽咽情绪波动,换言之她一生都没有从童年阴影中走出,这让我只能理解为她不是不能走出,而是不想走出,因为只能用痛苦作为养料喂养自己,用痛苦来体验到自己的存在。一生50年的艺术创作都是反复吞吐咀嚼自己儿时的记忆和阴影,用以获得短暂的快乐并且由此才能觉得自己更强大,施虐和受虐融为一体,并把这一生称之为做她自己,确实是成就了一位了不起的艺术家,但苦了这个个体。心疼她。
【龙美术馆观影】1.布尔乔亚的纪录片,关于她的童年、家庭、艺术与思考。2.或许,布尔乔亚是最接近人与艺术合一的艺术家了罢,人说,她的所有作品都是自画像。3.“Men are frantic, women are sad”(男人疯狂,**注定悲伤)。4.虽被人冠之以“女权主义”,但你终归无法像妮基·圣法勒那般下定离家出走的决心,反而是家人都早早离你而去。于是,漫溢于布尔乔亚雕塑中的对家庭与亲密关系的爱恨交织(束缚禁锢与温润庇护的矛盾体),均根植于艺术家本人的情感——“对艺术家来说,材料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情感(emotion)……以及想法(idea)。”5.布尔乔亚最爱的母题:**(代表**与鲜血)和卷曲的螺旋(twist),在近似极简主义式的一件件作品中,熔铸的却是浓郁的个人情感与伤痛。而母爱则化作了那只在全球各地漫游的大蜘蛛。(8.5/10)
要重看的。看Louise Bourgeois回顧展,在美術館坐定看完後半部,感動落淚。
开头的**交响曲阴谋萌,大蜘蛛又响起O Superman。感觉这种晚年创作开窍的艺术家都是逆生长上身,精力充沛是必要的。
****** art is creating and recreating an experience, sometimes in a painful way.
从六七十年代起开始活跃在美国的女性雕塑家,虽然是女性但其作品和个性里透露着很强的男**彩,是对被抛弃与**缺失的反抗。即使艺术家的创作会一直延续到老年,但其艺术源泉却基本成形于成年早期之前,甚至更早。布尔乔亚的蜘蛛遍布世界各地,想起了某心理学教授对****里蜘蛛精的解读。
她总是反复体会自己的痛苦,体会一百遍一千遍一万遍舍不得淡忘。痛苦是她的养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