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岁月原名:I Giorni Dell Abbandono,又名Days of Abandonment、被抛弃的日子
电影改编自艾伦娜·费尔兰特的同名小说,讲述了35岁的奥尔加得知丈夫喜欢上别人,抛妻弃子,另谋新欢。她对家庭、生活失去信心。而这时母亲给了她帮助,另一位音乐家邻居也给她带来新的希望……
发布于2005年。由罗贝托·费恩察执导,并且由编剧Gianni Arduini、Simona Bellettini携幕后团队创作。集众多位玛格丽塔·布伊、卢卡·扎莱迪Luca Zingaretti、格兰·布莱格维奇Goran Bregovic等著名实力派明星加盟。并于2005-09-16公映的电影。
第62届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狮奖 (提名)。
节拍器用来计时,也表示着倒计时,在这之间存在着事物的意义,你在这之间存在着,只是你还没发觉,如何找回属于你自己的视角 透过丈夫之眼 死了,毒死了,被你,而我逃过一劫 有一天突然就不爱你了,不爱了是一种罪吗?草** 女性啊 女主演技不错,那一串串感情的迸发 哈哈哈哈豆友锐评:爱情在哪里呢,爱情就在你自己的孩子看着你摊成烂泥时的一句感叹里,“我长大不想结婚,我不想最后被抛弃”。
不是…前半部分都还蛮真实的,而且女主角演得也特别好。但怎么忽然就又出现了一个能理解一切解决一切的完美男人……结果又变成了通过另一段婚姻来拯救上一段婚姻的叙事……
最近刚好在看孤独传。这部电影描述了**作为这个性别框架下的孤独,带上**,按社会丈夫所期冀地生活,然而,这样真的是通往幸福的道路吗?音乐家是女主角的救赎,提醒她找回自己的视角,但我更希望我们内心能滋长出力量,不过分依赖除自己以外任何人。希望我们能脱离第二性,脱离我们不愿接受的框架,应该生活,享受孤独。(谢谢木心博物馆让我有机会看到这部电影,很多事情不做预设,让人感到惊喜
这种老套的故事,肯定是书写的方式更迷人。陈英什么时候翻译啊。
3.5。女演员的表演是非常好的。丈夫另结新欢,她从不知道,不接受到最终接受这个事实到重新振作,中间的崩溃、慌乱、迁怒孩子,心不在焉,精神恍惚,演员都做了很恰当的外化处理,使观众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她身上,看她如何自己去处理逝去的感情,再发现楼下的邻居。但导演的技法并不够细腻,前面重点都是女主的生活乱成一团,后面女主关键的转变是如何发生的却不够清晰明白。以后再看小说吧!
因为先入的是《那不勒斯四部曲》,所以后看这部费兰特早期作品《被抛弃的日子》就觉得这个故事只是中年时期的莱农的一个生活片段,故事内容上还是很明显的费兰特风格,但这部电影的风格定位有点问题,因为拍的像荒诞喜剧…影视化的费兰特作品都喜欢用**意象和蒙太奇来体现她独特的文字,这些都挺好的;但这部电影总体上不算多么成功…因为费兰特的作品本身就不是很适合被影像化,如果电影的风格和情感表达的不怎么到位,那就只能是平平无奇的生活影像记录了…
费兰特的第一人称代入感蛮窒息的,开场没多久就压倒性袭来,但是和第三人的感情我有点理解不动,所以又逐渐出戏了
有些**在房内和爱人跳舞,有些**一声不吭的步入大海。
在女性打破/逃离/重塑/寻回自己的框架下,Olga因不被母亲允许模仿自己而迷失、逃离,将自己塑造成优雅稳定的妻子和母亲形象;又因这个形象被丈夫厌弃而走向理想自我的反面,依然迷失,在镜像自我如影随形的折磨下走向混乱;被迫重塑稳态之后,她依然只能成为母亲那一面的自己,直到音乐家的提醒,她才重新找回自己的视角。影视重在描述失婚,但也对原著里女性谱系的部分有所着墨:对母亲的不认同导致自己的迷失,惊而发现女儿也走向迷失,只有当母亲找回自己的时候,她的女儿才不会重复这个悲剧。
原本平静的她动辄歇斯底里。抓狂并不能让她放松,只能是越来越糟糕。不能接受事实就无法亲近生活,结果只会让自己的现实被**得越来越紧,以至于无法喘息。译著完成,却出现译文渗入了自己故事这样的大笑话,真是不可救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