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忽至原名:...Y de Pronto el Amanecer,又名And suddenly the dawn
年迈的作家潘乔·维罗索回到家乡追忆往昔、寻找写作灵感,在儿时好友重聚和回忆的双线叙事中,一群人的命运、一个**的画卷徐徐展开。影片采用第一人称,过去和现在双线交织的叙事手法,用如诗如画的影像和语言展现了智利的乡村,以及一代人是如何在传统和现代的冲击中成长的。
发布于2017年。由西尔维奥·盖约齐执导,并且由编剧西尔维奥·盖约齐、杰米·卡斯携幕后团队创作。集众多位胡利奥·晶、塞尔吉奥·埃尔南德斯、马格达莱娜·穆勒等著名实力派明星加盟。并于2017-08-30(蒙特利尔电影节)公映的电影。
第41届蒙特利尔世界电影节:美洲大奖。
问了一下导演怎么权衡个人体验对观众的有效性,然后他就很激动地开始批判好莱坞体制如何**观众……
197分的电影,镜头很美很美,如诗如画,但我始终无法共情,可能还没有那么深的乡愁吧。唯一感动的地方是父亲握住太阳的瞬间,最喜欢的是尤利西斯的故事——如果注定会死亡,那么不要捂起耳朵,要大声唱歌,与其被死亡的恐惧支配余生,不如与死**舞。2019.6.14电影资料馆。
资料馆看的。这曾经如世外桃源的村子里,孩子们拥有童话般的梦想,年轻人拥有美好的爱***们唱歌、跳舞,心与心的距离很近。尊老爱幼,一切都在自有的秩序下井然有序,直到暴力**的到来打破了这一切。曾经的欢声笑语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那个给别人带来欢乐的小丑带着痛苦的回忆生活一辈子。美好的爱情被破坏,友谊被破坏,取而代之的是人们恐惧的眼神。最有勇气的男孩想要抗争,夺回所爱,等到的不是爱人,而是机关枪扫射。后来,男孩不得不背井离乡,女孩在**般的军营里度过囚牢的一生。问题是,如何面对这段痛苦的回忆?男主和他的朋友都选择逃避,从青年到老年。这是一场直面自己内心的旅程,痛苦的心在勇敢直面时得到救赎。大多数人都选择不直面自己的内心,这样度过一生直到死去。片尾,两人举杯致懦夫,这个词直击我的心,我也是个懦夫吧?
【2019年6月14日-中国电影资料馆-西尔维奥·盖约齐导演映后交流-197分钟版本】 真没必要这么长,废镜头过多,节奏过于缓慢(怪不得要出导演剪辑版)。 蒙特利尔**电影节,**A类电影节,怎么会把最佳影片给这部?因为评委们还是逃不过老年人的人文关怀,直击评委的软肋。论本体而言,剧作结构模糊,整体风格不统一,严重的节奏失衡,唯一可取的也就是夜戏的拍摄;其余,当代的电影思维、理论丝毫没有体现,只是情怀的情怀之作,毫无新意。 (字幕机延迟、丢字幕。现场翻译只顾着自嗨,完全没顾忌观众)
体裁上的差异不能代表鸿沟难以逾越,诗歌与叙事之间从来也都不存在矛盾,但在此二者被强行拉扯区分对待,原文学上的自传式美好理想恍然间成为不正常的自我**行为,因此不管在哪个方面都不及同类者;唯一值得称道的一点是对共同创作的揭露:一方对抗记忆的虚伪妄为,一方则耐心地与未来对话。
死亡诗人继承了错误的名字,重返故里填补过去的空白;扔掉堵耳朵的蜡,要与塞壬一同高歌;没有面孔的**,树下的精灵,拾贝小姑娘消失在海浪里,爱情同盟永不出现,谁也逃脱不了白色恐怖的滴答秒针……南美魔幻现实的诗意盎然
本来想给满分的,但节奏控制的不行,后面节奏太紧张,而且男主自己太蠢,为了所谓的爱情不顾爱人和朋友的死活,虽然紧张**,但我不喜欢这种设定。中段是最好的,有安哲罗普洛斯的风骨
这年头还有人这么拍电影,很老派的气质,像是1970年代的老片。这样的电影其实很不讨巧,一方面有着鲜明的作者色彩,一方面故事情节又有着很强的类型片技巧,讲一个老头终于有勇气回到故乡,直面内心的恐惧和遗憾,故事从头到尾使用插叙的方式,对白诗意,细节处理耐人回味,是一次很享受的观影体验。
原谅我粗浅没见过世面,这是我看过电影里最好的。
长达三小时20分,像一首忧伤的散文诗,贯穿影片的是凄美的音乐,静谧的智利乡村风光,颇具文采的独白。除了部分镜头稍有刻意和部分节奏驾驭有点不足外,整部的观感很不错,甚至可做风景宣传片和风俗考片。另外其实更喜欢前半部分,后面Rosita的部分风格和前面有出入。7.5分另外跪求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