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象原名:Images,又名映像
一对**周末来到了他们位于偏僻乡村的农舍。丈夫很少花时间在妻子身上并且很少关心她的感受,于是妻子在精神上产生了一种幻觉:她“见到”了以前那个在**中死去的恋人,**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本片导演罗伯特·阿尔特曼,自《高斯福庄园》后,再度成为热门导演,本片获奥斯卡最佳音乐提名(作曲是赫赫有名的约翰·威廉姆斯)、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提名、英国学院奖最佳摄影提名、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提名、金球奖最佳外国英语片提名,获戛纳**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苏珊娜·约克)。
发布于1972年。由罗伯特·奥特曼执导,并且由编剧罗伯特·奥特曼、苏珊娜·约克携幕后团队创作。集众多位勒内·奥贝尔若努瓦、马塞尔·博祖菲、休·米莱斯、凯瑟琳·哈里森、苏珊娜·约克、John Morley等著名实力派明星加盟。并于1972-05-09(戛纳电影节),1972-12-18(美国)公映的电影。
第45届奥斯卡金像奖:剧情片最佳原创配乐(提名)。
第25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提名)。
第25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最佳女演员。
奥特曼真是当之无愧的影像大师,完完全全用镜头**出***人的**空间,变焦镜头现在看来还是有点cult,竟然和这个精神**的故事很适配,看鬼片的氛围拉满了。说到底还是**和焦虑将人拉扯出三个分身,在现实和**中zoom in 又zoom out,直到彻底迷失,自以为**了欲念浮动的**,摆脱了**的分身,结果却是**了真实的丈夫。结尾的淋浴花洒镜头让人想到希区柯克的标志镜头,不知道这是不是奥特曼的致敬,而且也可以想见这样一个极为隐喻的镜头之后,**的分身是否也将彻底取代现实的凯瑟琳,镜面翻转过来其实只是***人的**结局。
结尾类型化处理的,做实的悲剧结局多少有些破坏了精心营造的神秘氛围,心理层面的抽丝剥茧和苏珊娜约克表演在结构布局和情绪渲染上都已经足够,个人觉得停留在“拼图完成之前”其实更好。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人设和谜题都不算先锋了,但能在晦涩的母题前提下达到如类型片一样的流畅性,技术层面奥特曼依旧是**的。此外,取景和配乐太绝,奥特曼彼时大概还在《花村》的诗意综合症没有出来。
话说期待了那么久,有点失望。阿尔特曼学生作,看得出来有才气,几处对现代话题的*作很有才气,丈夫脱衣一段很有安公与布列松的感觉,可惜大多平平。 重看。声音中显示出的作者性是亮点,也是槽点。远没有后面来漫长的告别中的处理精妙,显得刻意而不自然,甚至好笑。 再重看。一部充斥着混乱地自我表达地电影。简单的模仿伯格曼的一些桥段很傻很无语,但一些替代性剪辑又很有质感。只能说是阿尔特曼的中等水平作品。
完成度挺高的***惊悚片啊,听觉和**的双重幻象,可能发生和不可能发生的幻象交错出现,跟随女主视角的观众最后也绕了几个弯失去了对真实的辨认,反正我是被最后几个虚晃一枪的段落骗到了,最后揭露真相的时候体会到了反转观影乐趣。照相机和镜子如幽灵之眼不可捉摸,有几处构图仅仅用镜子的巧妙位置就带来惊悚感。风铃意象和日本人的配乐让片子带有一种日式恐怖片的神秘感。
7.4 Altman的心理惊悚片,*繁让人想到罗伊格,恐怕数年后的某一天,Altman在梦中就是梦到了这部《幻象》,才会拍出《三女性》来吧。事实证明我已经对精分题材累觉不爱,但好在电影没有把中心放在女主角是否精分上,而更让人关心幻象对于现实是否有了作用上,从而营造出的提心吊胆就如同观看《漫长的告别》时我们一直慌张残忍的暴力是否会在下一秒出现一样。但是作为一部惊悚片(恕我没能感受到更深的层面),让人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那段三男分别同一女无缝拼贴的**剪辑。
十项全能奥特曼,波兰斯基大卫林奇纷纷跪拜~~
真不错!感觉完全是靠拍摄技巧和演员展开了,剧情可以说是完全没有,整个都像是在不断做梦和醒过来的过程。看到结尾的credits才发现里面的书真的是苏珊娜约克写的,惊呆了。。。
最后从花洒到瀑布的那个镜头真漂亮!
罗伯特·奥特曼的这部片子在一定程度上有点像波兰斯基的《冷血惊魂》,都是讲一个发疯**的故事,两个**都是产生了一些幻象。而且两部片子同样不太注重逻辑,比如这部片子你有时候就很难分清到底是现实还是女主角产生的幻象。苏珊娜·约克的表演应该说很成功,从影片一开始就可以感觉她有点神经质。
传统电影中表现女主陷入**恍惚失魂之类,基本都采用较为清晰明了的叙事架构,然后依仗资深演员的精湛演技加以诠释,比如**号街车的费雯丽和灵欲**的伊丽莎白泰勒。而奥特曼此片却是把叙事逻辑砸得粉碎,几乎是让观众与女主一样幻象重重不明所以。她为什么会看到了自己?她丈夫为什么是俩位男演员同演一个角色?邻居与丈夫为什么互换了身份?如此一来,虽无法理解共情(因为没太看懂),却可能情绪同受。“我希望从情绪而非叙事和知性上影响观众,他们走出影院不记得任何东西,除了自己的感受。”——罗伯特·奥特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