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的罪恶原名:Schwarze Sünde,
***-France/1988/42'/VOSTF/35mm Adaptation de « Empédocle sur l'Etna » de Friedrich Hölderlin.
发布于1989年。由让-马里·斯特劳布、达尼埃尔·于伊耶执导,并且由编剧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达尼埃尔·于伊耶携幕后团队创作。集众多位Andréas von Rausch、Vladimir Baratta、达尼埃尔·于伊耶、霍华德·沃侬等著名实力派明星加盟。并于1989公映的电影。
+ 如果说《恩培多克勒之死》的**是经由荷尔德林接近恩培多克勒,那么《黑色的罪恶》则是去接近恩培多克勒“之后”的荷尔德林。
①古希腊哲学家恩培多格勒与其他人(其中包括他的忠实门徒帕萨尼亚斯)围绕「被爱与冲突所影响/主宰的万事万物」的**讨论。②声音上是**抑扬顿挫颇具音乐性的念白,画面上要么是**剧情扮演要么是用法常规但颇有味道的空镜头。③施特劳布夫妇以大量原地不动(有时会肢体运动甚至移动)的角色表演(以及角色们克制的表演模式)塑造庄严感(正如故事主题的严肃性),以极简的置景和干净简约的摄影美术营造一种更纯粹的情绪感受与精神体验(同质于《词语》),并在这些形式的基础上以②所说的念白方式为影像提供最主要的情绪魅力与诗意。④影像上的情绪冲击力不够强(冲击力比《摩西与亚伦》轻)。
对照《恩培多克勒之死》,斯特劳布-于伊耶夫妇对“形象”的把握已是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只消些微变动取景、**、环境音及人**调,前作里“古典的康健”便荡然无存。自然在前作里是协和安谧的,几乎作为一个与失意者生命共振的灵体获得其整体性存在,而在本片里就仅仅余下树枝蜷曲交错的形态和杂乱狰狞的样貌此类令人生畏的局部了 。以太不再可能抚平恩培多克勒的伤痕,他的前路将是维特般的悲惶与苦楚。于是我们大概可以在泥土干涩的触感里痛彻心扉地领悟,逝去的**是一去不复返了。此一再述真切地捕获了许多新**凄惶的幻影,与前作的关系可对照《两座木屋》。
跟其他影片有关,《恩培多克勒斯之死》等
换了一批演员,而且听不到环境音了。
居然会觉得这部有点难以评价。可能还没看前部的原因。
片头那个沉睡草地的老头就是观众的真实写照。有唠叨,戏剧,哲学,但是就是没有电影
7。接《恩培多克勒之死》,怎么没第二幕
完全的對話,人物甚至都沒有太多的轉場和動作,雖然完全沒看懂他們所探討的哲學命題,但我質疑的是,這種形而上的抽象命題是否有訴諸影像的必要?私以為完全沒有,畢竟電影和書本是兩個完全不同的介質,若抽離電影的固有元素來呈訴文本的話語,那隻是無事生非,相較而言,朦朧的赫拉克利特尚具戲劇性。
哲学对话有点乏味,不过是个有意思滴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