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里尼:我是说谎者原名:Fellini: Je suis un grand menteur,又名Fellini: I'm a Born Liar、天生谎言家
影片主要以费里尼后期电影,如《我记得,想当年》、《卡萨诺瓦》、《月吟》等为切入点,结合片长实录、访谈、费里尼本人自述。
发布于2002年。由Damian Pettigrew执导,并且由编剧Damian Pettigrew、Olivier Gal携幕后团队创作。集众多位费德里科·费里尼等著名实力派明星加盟。并于2002-03-15公映的电影。
真的看到费里尼自己絮叨的镜头,才意识到Marcello模仿他模仿得有多像。“我根本没有任何东西要说,但我还是想说。”这部纪录片也是这个感觉。
作为纪录片很一般,没什么逻辑,就是内容堆砌,把费里尼的自述,一些人的采访,和几部电影的片段混剪在一起。惊喜的是居然有卡尔维诺闪现,虽然这两位是好朋友,但是片中选的他那两段话也没看出和费里尼有多大关系。真不是谁都能拍费里尼的。
1:费里尼美化自己惨遭打脸 2:在****忆中努力挖掘故事的人 3:在费里尼意识流作品里,演员只是一个符号 4:费里尼在《**城》片场对马斯楚安尼发脾气说到“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一直拍你”。简直笑死人了hh
我喜欢在电影中营造我的少年**、我的家庭、我和女性的关系,营造生命...对我来说,我营造的东西就是真的。我拍摄的雷米尼是我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地理概念...这就意味着我是一个骗子。我从未决定要制作某一部电影,这就好像是,我是一辆火车,车站就是电影;就像电影已经成熟了,等待别人去采摘。在某种程度上,它们已经被实现了。费说自己总是和演员相处得很好,但萨瑟兰却说费与演员的关系非常糟糕,并指责费为***、恶魔等等,贝尼尼也说费脾气暴躁。萨:(卡萨)这整部电影都是费里尼即兴创作出来的。我的电影产生,是因为我签订了合同、得到了预付款,我不想归还,所以我必须拍电影...这绝对是真的。我不相信有绝对的创作自由,一个创作者如果有了绝对的创作自由,我想他就会什么也不做。一个艺术家最大的危险就是绝对自由。
费里尼的大段访谈外加片场花絮。费里尼讲创作理念,说「电影可以始于一个念头,一束光,一段音乐。」,提到家乡里米特说「比起亚德里亚海边小镇,感觉经过《阿玛柯德》艺术再塑造的里米特更像是我的家乡。」而片场花絮则着重表现他精准的控制能力,《爱情神话》一段将他的现场指导与成片效果相对应,灯光运镜和演员表演这些细节的效果马上就体现出来了。而对于控制欲,费里尼本人开玩笑地解释说「如果玩木偶的人技术高超,木偶就喜欢当木偶」;他的编剧皮内利也说马斯楚安尼和费里尼**得最好,因为他从来不问多余的问题;而《勾魂摄魄》的斯坦普和《卡萨诺瓦》的萨瑟兰则不置可否。值得一提的是,费里尼说《罗生门》拍出了空气中的微妙的氛围,又是一个黑泽**吹啊。
收录不少当年费里尼拍摄片场花絮的影像资料实足珍贵,然而就纪录片本片而言编排上并不十分讲究,基本是堆砌,看不到什么主题脉络。选用大量费氏电影片段(甚至可称过多),也没按时间排序,和演职人员访谈穿插得也没什么必然联系。大段的费里尼自述就虚为主,听得人云里雾里,很难进一步了解导演本人。
#重看#一个伟大的骗子,一个做梦的小丑,一个跋扈的**,一个真诚的说谎者,一个热爱狂欢与死亡的矛盾体,一个永远活在摄影棚的导演。【4TH5DAKpawD4-qZS518】
费里尼自述较多。费里尼,与怀疑相比,倾向于相信,相信生活呈现的面貌,感受,感觉,细节,当然回忆是其中的一部分,他将真实的小部分用费里尼式的夸张,描述,强调,弱化,呈现出**。在电影里,这些**由情感,**及场景的布置体现。我想,费里尼说更愿意相信的,其实是他思想重建后的世界。
A deeper insight in Fellini's world, his thinking, his philosophies, his life... with very interesting behind-the-scene. A must for fans.
老费的访谈录,很有意思。就喜欢听他胡说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