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原名:Van Gogh,又名梵高传、梵谷
《**》(Van Gogh,莫里斯-皮亚拉,1991年/158分钟/彩色。一部关于绘画创作的激动人心的影片,表现了著名画家**生命中最后67天的非常经历,也剖析了画面自伤**的异常行为,正是在精神疾病的严重困扰中他完成了《向日*》等惊世之作)
发布于1991年。由莫里斯·皮亚拉执导,并且由编剧莫里斯·皮亚拉携幕后团队创作。集众多位雅克·迪特隆、亚历山德拉·伦敦、贝尔纳·勒科克、热拉尔·塞提、Corinne Bourdon、艾尔莎·泽贝斯坦、Leslie Azzoulai、Jacques Vidal等著名实力派明星加盟。并于1991-10-30公映的电影。
第44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提名)。
在影片第一秒钟,我们听到一种奇异的声音――曾在《爱德华·蒙克》里出现的画笔的巨响;但皮亚拉走得更远.他大胆地指出,单声道实际上比立体声具有更强的声音表现力(回想布列松的作品,不难意会这一点),于是我们在一部九十年代的电影中领略了"无环围空间"的音效;**细小的后期录制声响被"不自然地"刻意放大,仿佛压扁后向中心**,如图层一般堆叠起来,它们绝非日常听到的模样,但在接近单声道的背景下反倒更具在场性与感染力(这或许也可看作一个比喻:片中未割耳朵的**实则已活在mono而非stereo的世界).皮亚拉对声音的态度实际上正是北方浪漫派和现代画家对景物的态度:关闭耳目而运用想象和知性构造出自然,突出其本质特征以接近那永恒的eidos,也即纯粹的外观(Aussehen).
**1890年在巴黎北郊奥维经历人生最后两个月的境况。摄影很美,91年的皮亚拉特还在延续70年代**电影的乡村美学,那些配色和打光粗看不显眼,其实非常精致。故事中仍然有被忽视和伤害但沉溺**关系中的女性,而且这部分做的有点拖沓。**不少,且结尾还是很催泪的,一个疯人的最后告解存在于理解
可以看作是大音希声风格的武侠传记片。演员外在形象沉稳内敛坚毅,有着反艺术家的码头工人气质,却能感觉到其身怀绝技并且激烈澎湃至随时可爆发的内心世界。结尾部分两个细节很厉害,一是女演员突然被砸到脚之后的爆发,二是突然起来的高亢配乐。迟来的错位悲悼凝结了**一生的命运。
说在电脑前无法坚持的朋友,很理解。再次证明即便你在电影院不小心睡着了,但在你醒来的那个瞬间,你还是相信,有那么一段时光,真切驻留在了**的最后日子,也在眼前的黑暗时**。拒绝配乐,拒绝煽情,他用一个自己认为舒*的侧躺**,悄无声息地死去。他是我的朋友。这句话,听上去好熟悉。
最后超级~长的**戏真让人想起天堂之门,永远停不下来的舞蹈和狂欢,拍到导演满意为止… 皮亚拉镜头下的**就是个普通人嘛,包括主演的外貌也一点都不让人联想到印象里的那个疯子画家:片里的这个人,有放浪的爱情,有和家人的快乐和矛盾,有创作上的焦虑,也有和其他人都处不来的孤独
更生活化的写实处理,包括那些看似漫不经心的布景。影片首先将**还原为人,刨去了所有的传奇与耸动,甚至一些名画的诞生过程,毕竟那些你们都很熟悉了。雅克·迪特隆表演的很棒,一个敏感、脆弱又很自我的人。叙事上的省略
在我所看过的名人传记片中,本片大概算是最平实最动人的一部了。既没有把传主**,也没有将其妖魔化。整部影片不卑不亢,没有丝毫的媚态。一切都处理的如此流畅、真实、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我还是喜欢TimRoth版的。这个中年**闷得太正常了。
就好象无论怎样讲述,都不希望你被轻易阅读。 情愿被误解,好过被理解。
**最后的日子。皮亚拉一生的执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