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斯基原名:Чайковский,又名Tschaikowski、Tchaikovsky
通过与**艺术鉴赏家娜德则达·佛罗丝卡亚的关系,展现俄罗斯作曲家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的生活和工作。
发布于1970年。由Igor Talankin执导,并且由编剧布季米尔·梅塔利尼科夫、Yuriy Nagibin携幕后团队创作。集众多位Innokenti Smoktunovsky、Antonina Shuranova、Kirill Lavrov等著名实力派明星加盟。并于1970-08-31(苏联)公映的电影。
第4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
第4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歌曲配乐(提名)。
梅克夫人的随从是卡拉马佐夫兄弟里面的二哥,他真的好适合演这种坏坏的斯文败类哈哈哈哈。这部电影是传记,但是着重拍的是他的第一段婚姻,以及和梅克夫人的故事。在艺术造诣上没有太多描写。它不是莫扎特传那种我以为的传记电影,总体说情节太过无聊。他看人的眼光实在不好,只在乎娶一个年轻美貌的妻子,而且还是他的粉丝,有点无语。对于梅克夫人的资助,他一直不敢正面承认,甚至住在梅克夫人的庄园,却懦弱到半夜逃跑,真是虚伪自尊的男人。梅克夫人资助了他十三年,**信件情真意切表达对他的认可赞许。由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公开肯定,他的音乐负面评价才消失,才赢得空前赞誉和追捧。如果他的生命中没有这两个人的出现和支持,他不会成为著名的音乐家。
很美的片子 不过老柴的音乐一响就让人无心关注画面了哈哈哈哈
柴可夫斯基这么好的素材拍得一言难尽……传记片需要这么意识流嘛?很多场景不知所云……好像就怕观众知道事实真相一样,剧情也太无聊了,对老柴的随从阿辽沙印象深刻,只有他一直陪在他身边。梅克夫人简直就是**追星鼻祖,精神恋爱的极致。还有一开始小柴空手弹的是《土耳其进行曲》,不愧是莫扎特迷弟!本片最有意义的就是柴可夫斯基自己的音乐,而他却也是被批评了大半辈子。
据说**期间,许多人赶到电影院看《*****》,只为影片中那一小段天鹅湖,一旦那插曲结束,立马起身扬长而去。被津津乐道为:**年代的灵魂滋养。老柴的音乐:一种从茂密的白桦林中吹过来、酷寒的北方风雪里渗过来、闪亮的***圆**落下来,舒展的伏尔加河的水色里透过来的安魂曲。(一部相当出色的苏联**传记片)
与其说该片是音乐家的传记,不如说是柴可夫斯基音乐作品的传记,所以主线是Pyotr Ilyich Tchaikovsky(Innokenty Smoktunovsky饰)与Natalia Filaretovna von Meck(Antonina Shuranova饰)的关系变化,重要支线则是柴与Nicholas Rubinstein,而且本片多次出现了指代俄罗斯的白桦林意象和指代普希金《黑桃皇后》的纸牌红黑配色(尽管柴的改编歌剧和普的原作小说相比,据说有很大偏差)。
甚至可以看到柴可夫斯基本人指挥柴六
个人对老柴的情结入的双碟收藏版,当人物传记看肯定没有米洛斯·福尔曼的莫扎特那样的有戏剧性,但那个版本里收录有三部纪录片关于老柴的,Margarita Pilikhina (1926–1975)谈老柴,Maya Plisetskaya (1925–2015谈老柴,老柴的故乡纪录片,也算是很有诚意
各个部门都水平一流,唯独编剧为苏联官方口径所掣肘,柴可夫斯基,民族英雄,人民音乐家,怎么能是***者呢?当编剧部门竭力顾左右而言它,影片的尴尬是难以掩藏的。苦心虚构的柴可夫斯基和女恩主之间的精神恋爱,让人发笑。它撑不起柴可夫斯基的音乐,甚至撑不起柴可夫斯基传这部电影的画面。
柴可夫斯基传记片。尽管情节偏弱且松散,但是作曲家本身的经历跌宕起伏,自身作品作为配乐也是天衣无缝。整体大气磅礴,可看性颇佳。
好一般啊。柴科夫斯基的一生本是多好的电影素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