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列颠之音原名:British Sounds,又名英國之聲
发布于1970年。由让-吕克·戈达尔、让-亨利·罗歇执导,并且由编剧让-吕克·戈达尔、让-亨利·罗歇携幕后团队创作。并于1970-05-21公映的电影。
the struggle between images and sounds
#CineL 太好看了…太好看了…满脑子都是和Joyce拍的avantmai
#Cine Lumiere #Classics 感觉是同样的符号化,不过这次是对声音,就如同图像一样,把台词总结并重复,全片还有大量对于声音的重组,融合到一起的声音还真是考验听力…内容对照性也很强,尤其是以小孩儿进行朗读和重复的部分,似乎也象征着为社会化的单纯,“no end to class struggle” 。感觉看到了《绝美之城》对于本片的致敬,还有本片对于《战舰波将金号》的致敬。即使有Intro,但对于有些背景故事的不了解还是太影响观感了。
6.3/10。对1960s晚期英国的政治状况与****风潮的展示与讨论。影片在艺术形式上除了一些零碎的声画同步外都是**声音与声音、声音与画面、画面与画面之间的「对立」(意思类似声画对立那样),这似乎缺乏足够的影像意义:从内容解读的角度说,这些影像元素间的联系过于微弱,而且影片节奏很快并没给人多少思考这些联系的时间;从视听角度说,影像并没构成多和谐协调的“旋律”,而是显得非常紊乱。
受伦敦周末电视台(LWT)委托拍摄,拍完后同样被束之高*。 听一听*****,看一看汽车装配流水线。听一听女权主义,看一看**和**镜头特写。听一听**极右翼言论,看一看实际生活图景。谱一谱乐曲改词,You say US , I say Mao. 电影的第一个图片暗示了一切,BRITISH (IMAGES 划掉) SOUNDS,影像观察和声音表达完全相悖。
争议性已经从内容本身外溢到视*制作:一、男女声叠话部分怎么配字幕?二、片名为什么要选用另个名字:See You at Mao ?
戈达尔的政治电影可不是单纯对着画面把自己急切要表达的东西全部说完那么简单。他用冲撞的音轨、争吵一般的内容组合在一起,尤其播音员那段最有意思,统治者的内心声音被放大,而工人之间的交流和觉醒只能小声低语,是很直观又很幽默的表现。有些地方甚至有些巨*的感觉…
戈达尔的七大**:跳接、多余镜头、乱发议论、维尔托夫小组、《电影手册》、**和套层结构。
**那一段还很辩证,到了后面就是口号、说教……拍得太急躁
@FA "class struggle in this film is... the struggle b/w image & sound"